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被引:69
作者
陈群元 [1 ,2 ]
宋玉祥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
关键词
城市流强度; 城市外向功能; 空间联系; 环长株潭城市群;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11.012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值和城市流强度结构进行了测算分析,得出本城市群多数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偏小,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偏弱,究其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的外向度不高。再对城市流强度值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环长株潭城市群仍然处于以工业增长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提高城市流强度和增强空间联系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840 / 18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城市流空间联系及互动策略 [J].
韩增林 ;
郭建科 ;
杨大海 .
经济地理, 2011, 31 (05) :741-747
[2]   上海都市圈城市间经济流测度 [J].
罗守贵 ;
金芙蓉 ;
黄融 .
经济地理, 2010, 30 (01) :80-85
[3]   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城市流强度分析 [J].
曹红阳 ;
王士君 .
人文地理, 2007, (02) :81-86
[4]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城市流强度研究 [J].
宋飏 ;
王士君 ;
冯章献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14-118
[5]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 [J].
杜军 ;
孙希华 ;
高志强 ;
李玉江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91-93
[6]   长江经济带外向型产业城市流分析 [J].
李桢业 ;
金银花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3) :117-122
[7]   利用城市流强度划分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以江西省为例 [J].
雷菁 ;
郑林 ;
陈晨 .
城市问题, 2006, (01) :11-15
[8]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 [J].
张虹鸥 ;
叶玉瑶 ;
罗晓云 ;
叶树宁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6) :53-56
[9]   论城市化与劳动就业 [J].
王长城 .
财贸经济, 2002, (09) :79-81
[10]   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 [J].
朱英明 ;
于念文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31-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