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区域的经济协同发展机理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13
作者
游俊 [1 ]
张琰飞 [2 ]
机构
[1] 吉首大学武陵山区发展研究院
[2] 吉首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文化区域; 经济协同; 发展;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11.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文化区域是特定时间和空间文化的载体,文化区域经济协同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关键。不论是同一性文化还是多样性文化,都可推进区域经济协同,也可能增加区域经济的协同难度。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分析武陵文化区域经济协同的条件和存在的难题,提出打造文化认同、成立协同机构、突出文化特色、强化产业合作和完善保障措施等建议,促进武陵山文化区经济协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69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创建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示范区的优势条件探析 [J].
游俊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3 (03) :12-16
[3]   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协同开发研究——以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庆市东南翼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例 [J].
冯佺光 ;
赖景生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9, (05) :557-561
[4]   地缘经济区视角下的行政区边缘山地经济协同发展——以渝黔湘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为例 [J].
冯佺光 .
山地学报, 2009, 27 (02) :166-176
[6]   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 [J].
阎耀军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15-120
[7]  
湘鄂渝黔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 冷志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5(05)
[9]  
文化区域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朱汉民. 光明日报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