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重型颅脑损伤肠外肠内的序贯营养支持

被引:4
作者
张建军
顾水均
宣宏飞
谢仁龙
张俊
来谊
机构
[1] 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损伤,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
D O I
10.16151/j.1007-810x.1999.02.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全肠外(TPN)营养逐步过渡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及合理性。方法:营养组:17例GCS≤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2天开始应用TPN,6~7天后根据病情逐渐给予部分肠内营养(EN)过渡,10天后改为完全的EN。观察血糖、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2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作对照。结果: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能从早期的TPN中获得较充分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1周后逐渐过渡至EN更符合机体的生理要求,能保护肠粘膜屏障,使并发症减少。营养组1周后死亡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65%)(P<0.05)。结论: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符合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2+24+23+60 / 22+24+23+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重度颅脑损伤后钠代谢失衡的特点与预后关系 [J].
张建军 ;
顾水均 ;
朱镇宇 ;
张俊 .
急诊医学, 1998, (02) :111-112
[2]   急性神经性损伤和疾病的经肠营养 [J].
王任直 ;
连伟 ;
任祖渊 ;
苏长保 ;
张思源 .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8, (01) :42-45
[3]   早期胃肠外营养对重症脑外伤预后及氮代谢的影响 [J].
王之敏,惠国桢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5, (06) :344-347+374-375
[4]   严重脑外伤急性期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张赛,杨树源,王明璐,张瑞珠,张卫华,白云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5, (03) :150-15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