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街旁绿地为载体再生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上海苏州河畔九子公园

被引:27
作者
吴承照 [1 ]
曾琳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2]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关键词
上海市; 街旁绿地; 民俗文化; 街头生活; 九子公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6.2 [园林设计];
学科分类号
1403 ;
摘要
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需求的结合是民俗文化再生的重要途径,街旁绿地是民俗文化的最好载体,民俗文化产生于大街小巷,回归于街旁,这是其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街旁绿地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独具特色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街旁绿地与民俗文化建设的结合创造丰富多样的城市街头生活。九子公园通过雕塑、活动、景观环境等方面的创意设计探索促进民俗文化再生的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要素 [J].
曾怡园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1) :52-53
[2]   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 [J].
蔡丰明 .
社会观察, 2005, (02) :41-43
[3]   民俗文化传承与城市精神培育 [J].
马庚存 .
南京社会科学, 2004, (07) :74-78
[4]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 [J].
秦国樑 .
现代城市研究, 2004, (05) :33-39
[5]   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的生活化设计 [J].
陈春华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3, (02) :5-8
[6]   市民社会思潮复苏下中国城市规划师的角色定位 [J].
何丹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1) :25-28+32
[7]   城市与居住者 [J].
段汉明 ;
王晓辉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2, (02) :5-7
[8]   城市设计实践的反思与转机 [J].
吕斌 .
国外城市规划, 2001, (02) :10-12+48
[9]  
(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0]  
(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