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幔源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17
作者
陶士振
刘德良
朱文锦
杨晓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山东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合肥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北京
[5] 合肥
[6] 山东 东营
关键词
气体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地幔岩; 中国东部;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1.04.008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及其单矿物中发育有大量的流体包裹体,采用阶段加热真空热爆的 方法脱出幔源包裹体中的气体,测试了气体的碳、氧、氦、氮等同位素组成。CO2的σ13℃普遍较低, 主峰值为(-18~-22)×10-3 ,多数样品在高温下的 σ13℃普遍小于低温下的对应值。氧同位素变 化也很大,从-3.4×10-3至25.5×10-3(SMOW),并呈现多峰的特征。σ18O与σ1C3具有很好的相 关性,可能受控于同种分馏机制。C、O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中国东部大陆地幔具有很大的化学不 均一性,可能是由地幔碳的多样性、源区的不均一性或地幔交代作用所致。氧同位素的变化可能是 结晶作用、去气作用或地壳物质混染所至。4He含量变化范围为(0.24~25.00)×10-8,3He/4He变 化范围为(0.46~12.80)×10-6,40Ar含量从0.97×10-6到34.18×10-6,40Ar/36Ar变化范围为 250.58~1202。3He/4He的变化反映了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的存在。不同地区40Ar/36Ar的巨大差 异显示了地幔脱气程度的不同,也说明在地幔演化中Ar、He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东部地幔包体的氦同位素组成及其地幔地球化学演化意义 [J].
徐胜 ;
刘丛强 .
科学通报, 1997, (11) :1190-1193
[2]   中国东部地幔CO2流体包裹体的碳同位素初步研究 [J].
樊祺诚,刘若新,林卓然,储雪蕾,赵瑞,霍卫国 .
地球化学, 1996, (03) :264-269
[3]   岩浆去气作用碳硫同位素效应 [J].
郑永飞,傅斌,张学华 .
地质科学, 1996, (01)
[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Ⅱ)Sr、Nd、Ce同位素组成 [J].
刘丛强,解广轰,增田彰正 .
地球化学, 1995, (03) :203-214
[5]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超镁铁质捕虏体的CO包裹体的碳、氧同位素初步研究 [J].
储雪蕾 ;
霍卫国 ;
樊祺诚 ;
刘若新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01) :62-64
[6]  
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先彬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