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与长江两经济带形成的分形比较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晓巍 [1 ]
温国明 [2 ]
李二玲 [3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3]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江河经济带; 分形理论; 分维比较; 形成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进入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是将加快北移西进,建设黄河经济带是中国国民经济建设重点北移西进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经济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标度不变性或自相似性,即经济带的形成具有分形特征,工商业企业是经济带形成的分形元。从Zipf维数来看,长江经济带比黄河经济带发育较为成熟,因此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运用形状类似于四角星型的DLA分形模型,从动态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非平衡过程,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长江、黄河经济带的形成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环渤海开发战略背景下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 [J].
胡建伟 .
管理世界, 2006, (12) :158-159
[2]   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体系分维研究——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 [J].
党兴华 ;
赵璟 .
公共管理学报, 2005, (01) :56-61+93
[3]   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J].
段进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1) :27-31
[4]   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 [J].
陈修颖 ;
陆林 .
经济地理, 2004, (03) :326-329
[5]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及其与水系分布的关系探讨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地理科学, 2003, (06) :713-720
[6]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02, (01) :1-6
[7]   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关键技术 [J].
霍明远 ;
成升魁 ;
黄兆良 .
资源科学, 1999, (02) :8-13
[8]   区域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研究 [J].
陈彦光 ;
刘明华 .
科技通报, 1998, (06) :395-400
[9]   城镇体系要素分享空间的分维描述及其计算方法 [J].
胡余旺 ;
陈彦光 ;
余斌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81-83
[10]  
分形几何学[M]. 地震出版社 , 陈颙,陈凌编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