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被引:112
作者
傅才武
严星柔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文化共同体; 国家共同体; 文化软实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记忆、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等为纽带组成的民族文化有机体。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弱化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问题,反而因价值鸿沟、历史解构和利益渗透等因素导致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的高度复杂化,民族文化与国际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相互嵌套和联动,引发民族文化主体性危机和政治紧张。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目标连接在一起,日益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和民族整体利益所在,需要进行总体性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厘清全球化和现代化条件下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归纳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梳理现代国家中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民族(族群)认同的次序,以建立引导文化认同通往国家认同的政策逻辑,既是进行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的理论前提,也是本文要着力阐述的重点内容。本文提出,要确立以文化共同体为基础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目标,把握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重建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性契机,借助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重建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和国家认同三条技术路径,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研究.[D].彭池.武汉大学.2015, 03
[2]   夷夏之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J].
关健英 .
船山学刊, 2016, (01) :43-48
[3]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 [J].
朱碧波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2 (01) :26-32
[5]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 [J].
沈桂萍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3) :1-6
[6]   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为例 [J].
张立辉 ;
许华峰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 36 (05) :214-217
[7]   悲剧的诞生:身份认同困境与克里米亚的命运 [J].
封帅 .
俄罗斯研究, 2014, (03) :3-41
[8]   文化认同体验视角下的区域文化旅游主题构建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例 [J].
傅才武 ;
钟晟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67 (01) :101-106
[9]   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 [J].
欧阳康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5 (0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