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初级生产力估算南海北部的渔业资源量

被引:20
作者
王增焕
李纯厚
贾晓平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南海北部; 渔业资源量估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2 [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估];
学科分类号
090803 ;
摘要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4个季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项综合调查,调查范围为16°00′~23°30′N、107°00′~119°30′E的大陆架海域。本文利用调查资料,选择56种主要生物种类(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动态模型、Cushing模型和Tait沿岸海域生态系统能流模型3种方法,以季节为时间尺度,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估的渔业资源密度基本接近,以其平均值作为南海北部海域渔业资源量的评估结果。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显示明显的季节差异,以夏季资源量最高,春季最低,春、夏、秋和冬季的资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4、5.0、3.2、3.7t/km2。资源量的平面分布,4个季节都呈现近岸海域资源量较高、外海资源量较低的趋势,其中北部湾、粤东、粤西和台湾浅滩海域的资源量较高,资源密度均>5t/km2,夏季最高密集区超过10t/km2。本文同时对影响渔业资源评估结果的评估参数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沙群岛海域岛礁鱼类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开发潜力 [J].
李永振 ;
陈国宝 ;
袁蔚文 .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1) :69-75
[2]   闽南-台湾浅滩海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容纳量 [J].
肖方森 .
台湾海峡, 2003, (04) :449-456
[3]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科鱼类的分布 [J].
陈国宝 ;
李永振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3, (02) :146-151
[4]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生产力和最大持续产量 [J].
卢振彬 ;
戴泉水 ;
颜尤明 .
中国水产科学, 2002, (01) :28-32
[5]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生产量和允许总渔获量 [J].
卢振彬 ;
戴泉水 ;
颜尤明 .
台湾海峡, 2000, (04) :506-510
[6]   厦门海域渔业资源评估 [J].
卢振彬 .
热带海洋, 2000, (02) :51-56
[7]   广东沿岸海域鱼类群落排序 [J].
邱永松 .
生态学报, 1996, (06) :576-583
[8]   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和种类更替 [J].
袁蔚文 .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02) :57-65
[9]   渤、黄、东海初级生产力和潜在渔业生产量的评估 [J].
宁修仁,刘子琳,史君贤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3) :72-84
[10]  
水产资源学[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费鸿年,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