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特低-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22
作者
齐亚东 [1 ]
雷群 [1 ]
于荣泽 [2 ]
晏军 [2 ]
刘学伟 [2 ,3 ]
战剑飞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4]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藏; 特低-超低渗透油藏; 孔喉结构; 应力敏感性; 启动应力梯度; 开发效果; 因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48 [低渗透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特低-超低渗透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应用恒速压汞技术深入分析其微观孔隙结构,通过低渗透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该类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单相流体渗流以及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并从微观孔隙结构角度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讨论该类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微观孔隙结构是决定和影响特低-超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和开发效果的根本性因素;当渗透率小于2×10-3μm2时,孔喉微细,储层动用难是开发面临的最核心的矛盾,但储层一旦得到有效动用,因其良好的喉道分选,开发效果会比较好;而当渗透率大于5×10-3μm2时,流体流动通道较宽,建立起有效的驱动压力体系较为容易,开发此类储层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微观非均质性降低了储层的开发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大庆外围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D].王学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 11
  • [2] 基于恒速压汞技术的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高辉
    解伟
    杨建鹏
    张创
    孙卫
    [J].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 (02) : 206 - 211+214
  • [3]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试验分析
    陈杰
    周鼎武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 (04) : 13 - 18
  • [4]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王瑞飞
    沈平平
    宋子齐
    杨华
    [J].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 560 - 563+569
  • [5]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杨正明
    张英芝
    郝明强
    刘先贵
    单文文
    [J]. 石油学报, 2006, (02) : 64 - 67
  • [6] 低渗透油田开发与压敏效应
    阮敏
    王连刚
    [J]. 石油学报, 2002, (03) : 73 - 76+3
  • [7] 低渗透油层渗流机理.[M].黄延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 [8]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李道品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