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陕西镇安三里峡晚泥盆世生物礁特征及控矿作用
被引:4
作者
:
林晋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林晋炎
机构
:
[1]
西北大学
来源
:
沉积学报
|
1994年
/ 01期
关键词
:
泥盆纪,生物礁,沉积特征,控矿作用,秦岭;
D O I
:
10.14027/j.cnki.cjxb.1994.01.003
中图分类号
:
P536 [地层与成矿];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三里峡晚泥盆世生物礁厚180m,东西宽4km,由东往西可分出礁前、礁核、礁坪和礁后亚相,为一南北向延伸的线性障壁礁体,往南与月西、公馆等地礁灰岩构成南北向生物礁带。生物礁形成于盆地活化期地垒式台地边缘,经历了滩礁期、发展期、全盛期和衰亡期。同沉积断裂活动产生了有利礁相沉积的海底地貌隆起,礁体的快速生长加剧了古地貌的差异和岩相分异,形成礁后局限成矿盆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