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沉降史分析

被引:11
作者
武国忠 [1 ]
刘安 [2 ]
郭翔燕 [1 ]
吴世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2] 中山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绥滨坳陷; 拉张因子; 沉降史分析;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7.04.003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现有4口钻井的一维正、反演构造沉降模拟结果表明,绥滨坳陷显示出张裂盆地的特征,表现为120Ma之前张裂阶段和之后的裂后热沉降阶段。张裂阶段沉降速率大约为80.37m/Ma,沉降量达1300m,拉张因子大约为1.16。热沉降阶段的沉降速率降到了6.6m/Ma,沉降量也只有200m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南海礼乐盆地沉降史模拟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J].
高红芳 ;
曾祥辉 ;
刘振湖 ;
白志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3) :385-390
[2]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J].
唐振海 ;
张亚金 ;
赵玉珍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3) :31-32+105
[3]   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J].
王可勇 ;
任云生 ;
程新民 ;
代军治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2) :171-178
[4]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和《国际地层表》简介 [J].
张增奇 ;
刘书才 ;
张成基 ;
于学峰 .
山东国土资源, 2003, (03) :34-42
[5]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绥D2井地层问题探讨 [J].
孔祥瑞 ;
黄清华 ;
杨建国 ;
孔惠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05) :7-9+72
[6]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马小刚 ;
王东坡 ;
薛林福 ;
王青海 ;
王孔伟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1) :47-50+61
[7]   那丹哈达地体的构造特征及演化 [J].
邵济安 ;
唐克东 ;
王成源 ;
臧启家 ;
张允平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07) :744-751
[8]   那丹哈达地体与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的关系 [J].
水谷伸治郎 ;
邵济安 ;
张庆龙 .
地质学报, 1989, (03) :204-216
[9]  
Galina L Kirillova.Late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s of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of Southeast Russia: paleogeography, tectonics, and coal–oil–gas presence[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