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千年来我国黄土高原湿润状况的变迁

被引:5
作者
钮春燕
龚高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研究人员
[3] 研究人员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湿润指数; 气候; 公元年; 总次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达秦岭,西抵日月山,东到太行山,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属于半干旱区,年雨量为400—500毫米。它的干旱并不在于年降水量的绝对数值,而在于年内分配不均(年雨量的50%以上集中在7—8月)和较大的变率(多数年份降水量不及平均值,少数年份则超过平均值),因此常常出现极端缺雨的情况。降雨少、温度高、蒸发强、湿度低等原因的综合结果,导致了高原干旱现象,农作物收获量往往受到很大影响。又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使一些河流故道遗留的泥沙为风吹扬堆积,形成沙荒。可见,降水量的变化对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有很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龚高法等 编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