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地区新生代构造发育兼论通海地震的地质背景

被引:6
作者
朱成男
机构
关键词
断层; 右旋; 地质构造; 构造发育; 断陷盆地; 地堑盆地; 盆地发育; 老第三纪; 早第三纪; 红河断裂带; 沉积地层; 曲江; 滇南地区; 地质背景; 前新生代; 构造应力场; 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滇南地区不同时代的沉积物发育特征和构造形变,揭露区内构造发育面貌,并以大的岩石圈板块(包括古板块)边界的活动和迁移来解释不同时期的构造发育。 作者依据断层运动与相关地貌发育的关系确定了滇南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根据第四纪地表形变资料探讨曲江断裂的运动与相关的曲溪盆地的发育机制,确定了区内构造应力分布与断层运动特征。指出本区自第四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较以前有明显的改变,主要在近南北向的挤压应力作用支配下,导致区内块断运动,其运动形式表现为北西向高角度走滑断层运动,造成一些部位引张发育成盆地,同时使另一些部位挤压抬升和地壳增厚,形成涡漩状重力负异常。这种高角度走滑断层运动和盆地发育相匹配的图案与板块边界的裂谷和转换断层之间的发育关系颇为相似。 作者指出滇南地区的历史强震主要发生在这些走滑型断层上,通海大地震就是一例;并强调指出评价大震危险区时应对这些走滑型断层给予充分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