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清徐地裂缝形变的InSAR监测分析

被引:17
作者
赵超英 [1 ,2 ]
张勤 [1 ,2 ]
张静 [1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2]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裂缝;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山西清徐地裂缝是近年汾渭盆地中活动最为剧烈的地裂缝之一,对耕地、道路和建筑物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监测该地裂缝的活动特征并推测其活动原因,采用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该区域的地表形变进行了面状监测。由于受农田覆盖导致的严重时间去相干的影响,本文采用2007年时隔仅为70d的两景EnvisatASAR数据进行了解算,获取了该时间段清徐地区的整体地表形变,特别是清徐地裂缝两侧的形变梯度信息。结果显示:清徐地裂缝南侧有一个长轴约为2km的地面沉降区域。进一步通过两条平行于地裂缝的剖线和多条垂直于地裂缝的剖线对该地裂缝形变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清徐地裂缝南侧为主要的形变区域,地裂缝最大的影响宽度达100m,而且地裂缝的不同地段的活动强度也不同,70d的最大差异形变达5 cm。从地裂缝与断裂的空间来看,该地裂缝位置受到交城断裂的控制,而推测近年地裂缝的异常活动则源于地裂缝南侧沉降中心的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利用InSAR技术定位西安活动地裂缝 [J].
赵超英 ;
张勤 ;
丁晓利 ;
瞿伟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 (07) :809-813
[2]   基于InSAR的西安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发育特征研究 [J].
赵超英 ;
张勤 ;
丁晓利 ;
彭建兵 ;
杨成生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3) :389-393
[3]   山西清徐县地裂缝灾害现状及类型分析 [J].
门玉明 ;
彭建兵 ;
李寻昌 .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04) :453-457
[4]  
差分干涉雷达技术用于不连续形变的监测研究.[D].赵超英.长安大学.2009, 11
[5]  
雷达干涉测量.[M].廖明生;林珲著;.测绘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