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条件与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23
作者
周密 [1 ]
朱俊丰 [2 ]
郭佳宏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施条件; 动力机制; 熊彼特模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8.03.002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以多部门熊彼特模型和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纳入"经济增长导向、需求结构内生、异质性劳动分类"三大假设,综合运用1993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应简单仿效西方的特征事实,陷入市场与政府之争;而应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系统认识"在不同结构的实施条件下,后发赶超国家供给侧的主导性动力机制发生结构性演变"的内在机理。其中技术结构和需求结构是推动供给侧阶段演变的两个基本实施条件,劳动则是中国供给侧实现增长的根本动力。当经济增长处于索洛区域,技术结构远离技术前沿面且需求结构以基本需求为主,供给侧的经济增长以生产性劳动为主导性动力机制;当经济增长处于罗默区域,技术结构远离技术前沿面且需求结构以非基本需求为主,供给侧的经济增长以研发性劳动为主导性动力机制;当经济增长处于熊彼特区域,技术结构离技术前沿面较近且需求结构以非基本需求为主,供给侧的经济增长以认知性劳动为主导性动力机制。当前中国供给侧的结构特点正从罗默区域转向熊彼特区域,因此,发挥以企业家群体为主的认知性劳动引领作用将是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切入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6+37 +3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需求结构偏离系数的区域比较 [J].
周密 ;
朱俊丰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 19 (06) :3-12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解读——生产关系重构的视角 [J].
郑尚植 ;
王怡颖 .
财经问题研究, 2017, (09) :17-22
[3]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体制改革 [J].
任保平 .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21-28+2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是必由之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经济学解释 [J].
周密 ;
刘秉镰 .
经济研究, 2017, 52 (02) :67-81
[5]   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解析 [J].
蓝庆新 ;
姜峰 .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02) :17-23
[6]   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赵志耘 .
中国软科学, 2016, (09) :1-6
[7]   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刘伟 .
管理世界, 2016, (07) :1-9
[8]   正本清源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李扬 .
中国经贸导刊, 2016, (12) :34-35
[9]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综述 [J].
孙飞 .
经济研究参考, 2016, (22) :3-11+68
[10]   “十三五”:以经济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 [J].
迟福林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3 (0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