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被引:22
作者
何余容
吕利华
庞雄飞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广东 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小菜蛾; 连续世代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排除作用控制指数; 菜蛾啮小蜂; 菜蛾绒茧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9 [植物器官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观察,组建以作用因子组配的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结果表明:春季小菜蛾连续两代种群趋势指数为11.9,而秋季为24.4,比春季高出一倍多.菜蛾啮小蜂是影响春季小菜蛾种群数量的重要因子,对连续两代小菜蛾种群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 EIPC)为 8. 28,其次为菜蛾绒茧蜂, EIPC为 4. 85;在秋季,菜蛾绒茧蜂的作用仅次于 4龄幼虫的捕食及其它, EIPC为 3. 67,菜蛾啮小蜂的作用较低,其 EIPC仅为 1.2,是秋季小菜蛾种群较春季高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生物因子对小菜蛾种群的联合作用模拟 [J].
冼继东 ;
张敏玲 ;
庞雄飞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1) :4-8
[2]   赤眼蜂防治小菜蛾问题 [J].
张敏玲,庞雄飞 ;
不详 .
生态科学 , 1995, (02) :84-87
[3]   小菜蛾的生物防治问题 [J].
庞雄飞,张敏玲,冼继东 ;
不详 .
生态科学 , 1995, (02) :78-83
[4]   菜蛾绒茧蜂的人工繁殖与田间放蜂 [J].
黄莹莹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92, (01) :47-51
[5]   菜蛾绒茧蜂生物学研究 [J].
柯礼道 ;
方菊莲 .
植物保护学报, 1982, (01) :27-34
[6]  
Major mortality factors in the populationdynamics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maculipennis(Curt. ) .2 HARCOURT D G. Can Entomol Soc Men .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