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遗产化”的理念及其实践——2003年至2005年日本民俗学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综述

被引:13
作者
才津裕美子 [1 ]
西村真志叶 [2 ]
机构
[1] 日本福冈工业大学社会环境部
[2]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日本民俗学; 文化行政; 非物质文化遗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日本民俗学会机关刊物《日本民俗学》每隔几年刊行一次"研究动态专号"以总结日本民俗学会的最新学术成果,确认学界当前的问题所在,从总体上调整其努力方向。日本民俗学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兴起于1997年,目前,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俗学者参与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讨论之中。本文是才津裕美子在《日本民俗学》"研究动态专号(2003—2005)"上对日本民俗学者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讨论所做的第二次综述。尽管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基本是日本《文化财保护法》规定下的政府行为中出现的问题,但作者始终围绕着无形"文化财"和无形民俗"文化财"等基本命题展开评述,并通过"模型"、"价值"、"心意"等概念,从日本民俗学的理论—经验立场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当前世界性的"文化实践",具有学术的深度并突显了文化实践中的学者身份及其参与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