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14C核素研究草甘膦在水域生态系中的迁移、生物富集与消失动态

被引:10
作者
朱国念
郭江峰
孙锦荷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2]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草甘膦; 水生生态系统; 生物富集作用; 环境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室内模拟与室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生物富集作用和消失动态。表明该药进入水系后迅速向水生植物(金鱼藻CeratopyllumdemersumL .)和底泥中发生迁移 ;5~ 1 0d后以更快的速率向水生动物 (麦穗鱼Psudorasoboraparva)体内迁移并积累。 2 0d时的分配系数和生物富集系数分别达 8 59、2 7 96和 45 79,系统中草甘膦的浓度分布为麦穗鱼 >金鱼藻 >沉积物 >水体。鱼塘和河道用药后 ,草甘膦在水和沉积物之间的迁移及消失则更为迅速。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甲黄隆、氯黄隆、苄嘧黄隆及其降解产物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效应 [J].
韦丽萍 ;
孙越 ;
于红霞 ;
王连生 ;
冯建舫 .
环境化学, 1998, (03) :260-263
[2]   环境中的草甘膦 [J].
S.M.Carlisle ;
J.T.Trevors ;
涂从 .
农药译丛, 1990, (02) :6-10+5
[3]   丁草胺对鲤鱼种、鱼苗、水蚤及蛙卵的毒性研究 [J].
李凤珍 ;
支良凡 .
农药, 1989, (02) :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