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2段高效储集层形成的地质条件

被引:25
作者
王怀厂
魏新善
白海峰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储集层; 沉积相带; 结构粒度; 碎屑组分; 烃类侵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2段储集层是增储上产的现实产层。认为有利的沉积相带、砂岩结构粒度、碎屑组分是影响储集体物性的重要因素;多期分流河道砂体在侧向上相互连通为形成横向上分布稳定、规模较大的工业气藏提供了条件;烃类的早期侵位有利于储层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次生孔隙的形成,对高效储集体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榆林气田山西组2段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李士祥 ;
胡明毅 ;
李霞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200-205
[2]   东营凹陷烃类充注与储集层化学成岩作用 [J].
蔡进功 ;
张枝焕 ;
朱筱敏 ;
谢忠怀 ;
李艳霞 ;
刘洪军 ;
袁东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79-83
[3]   低孔渗油气富集区优质储层形成条件及相关问题 [J].
王多云 ;
郑希民 ;
李风杰 ;
王峰 ;
刘自亮 ;
王志坤 ;
李树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87-91
[4]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J].
况军 ;
唐勇 ;
朱国华 ;
崔炳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52-55+60
[5]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成因 [J].
况军 ;
姚根顺 ;
朱国华 ;
寿建峰 ;
王鑫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34-37+14
[6]   大牛地气田山西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J].
刘忠群 ;
高青松 ;
张健 .
天然气工业, 2001, (S1) :53-55+7
[7]   塔中地区志留系烃类侵位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J].
蔡春芳 ;
顾家裕 ;
蔡洪美 .
沉积学报, 2001, (01)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