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成因天然气勘探前景初步分析

被引:14
作者
帅燕华
张水昌
苏爱国
王汇彤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物气; 产甲烷菌; 煤成气; 原油降解; 伴生气; 页岩气; 勘探区;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物气是厌氧条件下菌类活动的代谢产物,它的形成需要特定的环境介质条件,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地质体分布非常广泛,且产甲烷菌生成的原始有机质类型丰富多样:未熟—低熟有机质、浅部埋藏的原油、经历抬升剥蚀的煤页岩中的有机质等。我国生物气资源类型丰富,潜力巨大,然而勘探现状却是:生物气种类单调、分布虽广泛,但探明资源量低且只是偶有发现,与良好的资源潜力不相符合。其主要原因是研究程度较低,对成气机理、主控因素认识不足,聚集与分布规律探索不够,影响了对资源总量的客观评价与发现节奏。文章同时对生物气勘探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157 +1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关于生物气源岩评价标准的讨论——以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为例 [J].
张祥 ;
纪宗兰 ;
杨银山 ;
曾惠兰 ;
李宝山 ;
王永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5) :465-470
[2]   生物成因煤层气的生成及其资源意义 [J].
张小军 ;
陶明信 ;
王万春 ;
段毅 ;
史宝光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 (02) :166-171
[3]   百色盆地第三系浅层气成因类型与形成机制 [J].
罗毅 ;
朱扬明 ;
薛秀丽 ;
李英涛 ;
姜春燕 .
广西科学, 2003, (04) :286-291
[4]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稠油成因与油源关系 [J].
冯子辉 ;
廖广志 ;
方伟 ;
张居和 ;
宋兰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25-28
[5]   渤海湾盆地及其外围的生物气研究 [J].
史占祯 .
天然气工业, 2002, (05) :11-16+11
[6]   莺-琼盆地生物气及生物—低成熟过渡带气特征与勘探前景 [J].
何家雄 ;
冼仲猷 ;
陈伟煌 ;
李明兴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1) :28-33
[7]   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系浅层天然气分布及勘探前景 [J].
卢文忠 .
天然气工业, 1998, (03) :38-42+7
[8]   生物气形成过程中CH4碳同位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J].
钱贻伯 ;
连莉文 ;
陈文正 ;
戚厚发 ;
关德师 .
石油学报, 1998, (01) :39-43+4-5
[9]   地质沉积物中残留有机质生化产甲烷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J].
钱贻伯 ;
连莉文 ;
尹小波 ;
邓宇 ;
张辉 ;
赵一章 .
中国沼气, 1996, (03) :14-17
[10]   1854m~2608m气源岩中产甲烷菌的富集培养和发酵产气实验研究 [J].
丁安娜,连莉文,张辉,张中宁,惠荣耀 .
沉积学报, 1995, (03) :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