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际经济结构相似性测度及能源工业带构造战略研究

被引:6
作者
石明明 [1 ]
张小军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
关键词
能源输送基础设施; 包容性增长; 能源工业带; 资源富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通过构造产业集聚集群指标对我国三位码细分产业下的经济结构、四位码细分产业下的第二产业结构相似性进行了测度,发现在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结构下,我国东部各省区经济结构具备显著异质性,但中西部能源富集区已形成了高度同质的产业结构,亟待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此进行总体规划与整合。基于我国资源禀赋和社会发展两类非均衡的叠加特征,本文提出我国应积极构造地区发展激励机制与能源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相互兼容的经济发展架构,根据能源资源分布特征因势利导构造我国的能源工业带,促进西部能源富集区以延伸产业价值链为着力点,加快发展以二次能源工业为主导、拉动其他产业集聚集群化的产业网络系统,推动形成中国新的增长极与城镇群,实现我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和经济资源的战略性布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9+124 +1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性诱因与策略选择 [J].
李桢 .
经济学动态, 2012, (11) :63-68
[2]   欧盟2020年能源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张小军 ;
马莉 ;
郭磊 .
能源技术经济, 2011, 23 (06) :16-19
[3]   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产业结构趋同研究 [J].
贺灿飞 ;
刘作丽 ;
王亮 .
地理学报, 2008, (08) :807-819
[4]   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J].
胡援成 ;
肖德勇 .
管理世界, 2007, (04) :15-23+171
[5]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 [J].
徐康宁 ;
韩剑 .
经济学家, 2005, (06) :97-103
[6]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 [J].
陈建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2) :19-26
[7]   优化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思考 [J].
盖骁敏 .
中国经济问题, 2003, (02) :79-81
[8]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J].
唐立国 .
上海经济研究, 2002, (09) :50-56
[9]  
中国电力与能源[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刘振亚,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