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隐私即无自由——现代情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

被引:29
作者
马特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关键词
隐私权; 自由; 私生活权;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07.05.014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奢侈品。隐私权从无到有,隐私权话语的背后到底蕴藏着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科学技术、大众传媒、公共权力、消费主义文化使现代社会的个人隐私濒于死亡。隐私权旨在合理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生活,保障私生活自由。隐私权的实质是私生活的自由权。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法国关于私生活受尊重权利的法律与司法实践 [J].
朱国斌 .
法学评论, 1999, (03) :133-139
[2]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 群众出版社 , 张新宝著, 2004
[3]  
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英)彼得·斯坦, 2004
[4]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汀阳著, 2003
[5]  
新哲学[M]. 大象出版社 , 王中江, 2003
[6]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黄茂荣著, 2001
[7]  
中国当代宪政与人权热点[M]. 昆仑出版社 , 夏勇等著, 2001
[8]  
回家的路[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汪丁丁著, 1998
[9]  
人格权法新论[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王利明 主编, 1994
[10]   The death of privacy? [J].
Froomkin, AM .
STANFORD LAW REVIEW, 2000, 52 (05) :1461-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