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精神与法的价值实现的内在统一性

被引:3
作者
马陇平
机构
[1]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和谐精神; 法的精神; 法的价值; 法治型和谐社会;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1.06.045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社会的构架理念,其基本内涵经历了从自然哲学层面向精神哲学层面、再向社会哲学层面转变的过程。要将和谐的理念融入到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去,同时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就必须确定一种模式,即法治型和谐社会,而要落实这种模式,就要确定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最高目标——和谐精神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内容构成 [J].
童之伟 .
法学, 2011, (01) :15-22
[2]   “和谐”演进脉络考 [J].
魏传光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4) :6-9+15
[3]   古希腊和先秦和谐观之比较 [J].
于爱华 .
天津商学院学报, 1996, (02) :58-62
[4]  
西方哲学史.[M].(英)罗素(BertrandRussell)著;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
[5]  
论灵魂.[M].(阿拉伯)伊本·西那(阿维森纳)著;北京大学哲学系译;.商务印书馆.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