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冀西北高原旱沙地农田经济与生态兼顾的要求,在免耕产量明显降低的背景下,通过研究土壤机械组成、容重等物理性质,探究保护性耕作在该类农田造成减产的原因。研究发现,该区域内土壤质地为多砾质沙土,主要风蚀物(0.01~0.25 mm颗粒)在0~5 cm土层内旋耕和翻耕处理分别比免耕高7.31%和14.64%,差异显著(P<0.05);5~30 cm土层内0.01~0.25 mm颗粒总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旋耕处理0~10 cm土层和翻耕处理0~30 cm各层土壤容重为1.34~1.52 g/cm3;免耕各层均大于1.60 g/cm3,耕作明显降低了土壤的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