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需要诉说:西北联大的命运与意义

被引:7
作者
刘海峰
机构
[1]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西北联大; 西南联大; 抗战时期; 高校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9 [高等教育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抗战时期的联合大学是"统分结合"的联合,其体制类似于联邦制的大学,或者类似于独联体的大学。从1938年首次全国统一招考的情况来看,因为有西北联大的存在,南郑(今汉中)成为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中心。虽然西北联大存在时间不长,且不如西南联大著名,但它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西北联大是中国高等学校布局由沿海向西北扩展的重要环节和载体,是20世纪50年代高校西迁的先导,是当今西部大开发的文化、教育和历史资源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教育部直属高校应分布至所有省区 [J].
刘海峰 ;
李木洲 .
高等教育研究, 2012, 33 (12) :17-25
[3]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J].
B.克罗齐 ;
田时纲 .
世界哲学, 2002, (06) :6-22
[4]  
西北联合大学的命运[N]. 刘海峰.中国教育报. 2012 (005)
[5]  
西北联大史料汇编[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姚远, 2012
[6]  
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杨学为总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