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污染途径分析研究

被引:11
作者
任仲宇 [1 ]
陈鸿汉 [1 ]
刘国华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地质大学
[3] 不详
[4]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水源保护区; 地下水;
D O I
10.14026/j.cnki.0253-9705.2008.06.011
中图分类号
TV68 [调水工程];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工程类型、地下水排水方式及沿线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干渠水污染途径,指出保护干渠沿线地下水是保护干渠水质的关键所在。利用地下水质点流程线的概念,提出了利用达西定律确定干渠内排段两侧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的测算方法。该方法科学、可靠、实用,在确定干渠沿线保护区划定范围时易于操作。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试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时间标准 [J].
崔建国 ;
王俊岭 ;
何英华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2, (02) :68-69
[2]   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 [J].
李建新 .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04) :90-99
[3]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江水利委员会.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