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交流中 ,我们该如何称呼我们的官方语言——中文 ,似乎不是个问题 ,但实际上 ,无论在英文中还是在中文中 ,它所带来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一个世纪以来 ,我们曾经有多种多样的说法 :“国语”、“普通话”、“汉语”(或“现代汉语”)、“华语”等。在英文中 ,有 Chinese,Mandarin,Standard Chinese,Putonghua,Kuo-yü等。这些词语的出现都有相应的历史背景以及各自的使用范围。上述这些说法 ,应该说 ,无论中外人士 ,都能心领神会。然而细究起来 ,这些说法在使用上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而且时有混淆甚至混乱。混乱的情形有两种 ,一是表现在外国人在定义我们现代中国的官方语言时有较大的差异 ,甚至出现错误 ,一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在对外交流中 ,在把我们的官方语言翻译成外文时出现混乱乃至错误。本文希望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英汉对比 ,来省察我们使用上述词汇时的混乱 ,并对怎样纠正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