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32P研究蚯蚓对土壤中磷的固定及对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黄福珍
张与真
刘宏斌
杨夫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保所
关键词
蚯蚓粪; 胡敏酸; 磷肥利用率; 过磷酸钙; 放射强度; 富里酸;
D O I
10.19336/j.cnki.trtb.1984.03.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磷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增产效果.已被广泛认识.但是磷肥施用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有施肥量的10—20%.尤其在石灰性土壤中,磷肥的利用率更低.因此如何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解决磷肥利用率问题,一般采用集中施肥或与有机肥共同堆腐或施用于吸磷能力较强的绿肥作物,这些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一定作用,有些效果尚不理想.通过对全国大量土壤样品测定,发现通过蚯蚓转化形成的土壤团聚体中,有效磷的含量显著增高,平均提高二倍左右,最高增加7.4倍.这个现象促使我们考虑:是否可以利用蚯蚓生物化学反应,来减少土壤中磷的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通过人工养殖蚯蚓为磷肥的有效利用,寻找一条新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2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