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嫩江组白云岩形成机理——以松科1井南孔为例

被引:31
作者
王国栋
程日辉
王璞珺
高有峰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松科1井; 嫩江组; 白云岩; 形成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科1井是中国大陆第一口以白垩系地层为主的全取心科学探井,由松科1井南孔和松科1井北孔两个钻孔组成。在松科1井南孔岩心精细描述的过程中发现嫩江组地层中发育层状白云岩和椭球状白云岩,共62层。白云岩结核垂向截面的透镜形状、结核内部上凸下凹两端收敛的层理特点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白云石的雾心亮边结构和泥灰岩被局部交代产生的"豹斑状"白云石聚集均显示嫩江组白云岩是湖相泥灰岩在准同生期被交代的产物。白云岩的形成机制是在晚白垩世松辽盆地海侵背景下Mg2+在准同生期交代由浊积事件、介形虫灭绝事件所带来的泥灰岩沉积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146 +1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沉积岩石学.[M].赵澄林;朱筱敏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  
事件沉积.[M].王璞〓等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中国石油地质志.[M].辽河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4]  
沉积岩.[M].[美]佩蒂庄(F·J·Pettijohn) 著;李汉瑜等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
[5]   新疆三塘湖盆地二叠系湖相白云岩形成机理初探 [J].
李红 ;
柳益群 ;
朱玉双 .
沉积学报, 2007, (01) :75-81
[6]   南羌塘盆地扎仁古油藏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 [J].
陈文彬 ;
杨平 ;
张予杰 ;
彭智敏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6, (02) :42-46
[7]   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现状及相关发展趋势 [J].
孙健 ;
董兆雄 ;
郑琴 .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3) :25-30
[8]   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湖相喷流岩成因探讨及其意义 [J].
范铭涛 ;
杨麟科 ;
方国玉 ;
汪满福 ;
李铁锋 ;
朱利东 .
沉积学报, 2003, (04) :560-564
[9]   上震旦统灯影组中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白云岩 [J].
方少仙 ;
侯方浩 ;
董兆雄 .
沉积学报, 2003, (01) :96-105
[10]   论泥晶套与次生白云岩原岩结构特征的恢复及意义 [J].
毕义泉 ;
田海芹 ;
赵勇生 ;
马玉新 ;
于文芹 ;
胡书毅 .
岩石学报, 2001, (03) :491-496+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