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被引:46
作者
楼章华
李梅
金爱民
朱蓉
机构
[1] 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海相地层; 油气保存条件; 水文地质; 水文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海相地层的油气藏被构造运动改造的强度较大,油气保存条件较差。地下水动力场的分布特征在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已知海相油田与南方海相地层的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水文地质地球化学性质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密切关系。沉积埋藏阶段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主要时期;抬升剥蚀时期水文地质的最大特点是地层压实排水作用停止,沉积埋藏水被大气水驱替、淡化。不整合面附近的封存大气水可能是油气藏被破坏和保存条件差的标志,也可能是有机质尚未进入二次生烃的重要指标。通常水文地质开启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交替停滞带是不受地表水影响的水文地质带,有利于油气保存;自由交替带受地表水强烈影响,不利于油气保存。并且初步总结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油气保存条件的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判别指标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技术体系探讨
    马永生
    楼章华
    郭彤楼
    付晓悦
    金爱民
    [J]. 地质学报, 2006, (03) : 406 - 417
  • [2] 沉积盆地中的流体
    李明诚
    李剑
    万玉金
    邓祖佑
    杜秀芳
    [J]. 石油学报, 2001, (04) : 13 - 17+8
  • [3] 论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
    楼章华
    金爱民
    朱蓉
    蔡希源
    高瑞祺
    [J]. 地质学报, 2001, (01) : 111 - 120
  • [4] 论含油气盆地含水系统和水文地质期的划分──以东海西湖凹陷为例
    汪蕴璞,林锦璇,汪林
    [J]. 地球科学, 1995, (04) : 393 - 398
  • [5] 论含油气盆地的地下水动力环境
    杨绪充
    [J]. 石油学报, 1989, (04) : 27 - 34
  • [6] 水化学找油的理论与应用效果
    刘崇禧
    [J]. 地球化学, 1989, (02) : 175 - 180
  • [7] 古水文地质研究内容及方法
    汪蕴璞
    王焕夫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2, (01) : 45 - 49
  • [8] 松辽盆地流体历史与油气藏形成分析.[M].楼章华等著;.贵州科技出版社.1998,
  • [9] 油气田水文地质学原理.[M].刘方槐;颜婉荪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 [10] 中国石油地质志.[M].玉门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翟光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