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32
作者
张社奇
王国栋
时新玲
刘云鹏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 
[4] 陕西杨凌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土壤; 水分物理性质; 孔隙度;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树龄的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物理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树龄和土壤深度变化的差异极为显著;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与树龄之间均无确定的变化规律,随土壤深度变化的差异极为显著;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随树龄的变化差异显著,随深度的变化差异极显著,因而树龄和土壤深度均可表征油松林地的持水能力。与撂荒地相比,油松人工林通过凋落物和土壤根系的作用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并不同程度地改善土壤孔隙状况,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分别增加了9.3%~36.3%、40%~232.8%、1%~103%、21.6%~46.2%、22.4%~43.7%,土壤毛管孔隙无明显增减规律。表明在黄土高原营造油松人工林有利于改善土壤水分物理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