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信贷分析

被引:17
作者
位志宇
杨忠直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担保机构; 均衡信贷配给; 混同均衡; 分离均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引入担保机构变量,建立担保银行信贷配给模型,分析担保机构、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担保机构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面临着企业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时的风险规避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担保机构加大了对企业的资格审核,但是银行面临的风险却转嫁给了担保机构;从理论上说明贷款企业是在一定条件下才采用混同均衡;担保机构只要设立合适的契约组合,可以使企业自我显示风险类型,规避风险。尽管引入担保机构缓和了银行的信用配给,但由于担保壁垒的存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能力十分有限。建议推动银保合作及推行社会化的担保机构,共同分担风险,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信用担保与逆向选择: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J].
付俊文 ;
李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8) :127-133
[2]   日韩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的考察及启示 [J].
安徽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考察团 .
安徽决策咨询, 2004, (Z1) :52-53
[3]   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 [J].
王霄 ;
张捷 .
经济研究, 2003, (07) :68-75+92
[4]   中国信用再担保制度研究 [J].
“中国信用再担保制度”课题组中国信用再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筹备组 .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82) :8-15+28
[5]  
Credit Rationing andImplicit Contract Theory .2 Fried,Joel,Howitt,Peter. 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