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量类型水稻基因型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

被引:105
作者
殷春渊
张庆
魏海燕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马群
杭杰
张胜飞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氮素累积量; 氮素吸收速率; 氮素利用率; 基因型; 产量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产量基因型水稻氮素营养吸收、利用差异。【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5种生育期类型中相对高产和低产的20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施氮量为225kg·hm-2水平下两种产量类型水稻的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高产水稻类型的平均产量分别比低产类型高31.62%、31.94%、39.47%、26.21%和21.82%;氮素生育期累积量和氮素利用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高产类型明显高于低产类型;氮素阶段性积累量和阶段性吸收速率的变化为:移栽至拔节和拔节至抽穗阶段为高产类型高于低产类型;抽穗至成熟阶段部分基因型表现为低产类型高于高产类型,但差异不大。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各阶段的氮素吸收速率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移栽至拔节阶段达极显著水平,其余阶段未达显著水平。【结论】相对于低产基因型水稻,高产基因型在各个生育阶段的氮素积累量、抽穗前的氮素吸收速率及氮素利用效率均较高。可见,高产与提高氮素的积累和利用在品种本身的改良上可得到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利用效率的差异及评价
    张亚丽
    樊剑波
    段英华
    王东升
    叶利庭
    沈其荣
    [J]. 土壤学报, 2008, (02) : 267 - 273
  • [2] 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水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的特性
    魏海燕
    张洪程
    杭杰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胜飞
    马群
    张庆
    张军
    [J]. 作物学报, 2008, (01) : 119 - 125
  • [3] 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吴文革
    阮新民
    施伏芝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5) : 1403 - 1405
  • [4] 超高产栽培迟熟中粳稻养分吸收特点的研究
    杜永
    刘辉
    杨成
    王志琴
    杨建昌
    [J]. 作物学报, 2007, (02) : 208 - 215
  • [5] 籼稻品种间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张岳芳
    王余龙
    张传胜
    董桂春
    杨连新
    黄建晔
    陈培峰
    龚克成
    [J].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04) : 318 - 324
  • [6]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比较
    张耀鸿
    张亚丽
    黄启为
    徐阳春
    沈其荣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 616 - 621
  • [7]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
    凌启鸿
    张洪程
    戴其根
    丁艳锋
    凌励
    苏祖芳
    徐茂
    阙金华
    王绍华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2) : 2457 - 2467
  • [8] 稻田控释氮肥的施用效果与合理施用技术
    徐明岗
    孙小凤
    邹长明
    秦道珠
    八木一行
    宝川靖和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4) : 487 - 493
  • [9] 增硝营养对不同基因型水稻苗期氮素吸收同化的影响
    段英华
    张亚丽
    沈其荣
    陈红云
    张勇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2) : 160 - 165
  • [10] 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立庚
    曹卫星
    甘秀芹
    韦善清
    徐建云
    董登峰
    陈念平
    陆福勇
    秦华东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4) : 490 -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