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性的多维度分析

被引:14
作者
杨秋菊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公共性; 公共权力; 公共利益; 私域公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府公共性具体体现在政府执掌的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贯彻执行社会公共意志、政府谋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政府承担公共责任和政府的行为应公开透明这六方面。政府公共性的理念支点是公共精神,现实载体是公共政策,物质保障是公共财政。政府公共性从历史看经历了一个产生、丧失、膨胀和转移的复杂过程。现代社会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壮大,第三部门的崛起,出现了私域公共性的觉醒,政府公共性逐步向社会转移。政府公共性的丧失和政府公共性的转移虽然表面上都表现为政府公共性在量上的减少,但其实两者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政府公共性的丧失是强政府弱社会的必然结果。而政府公共性的转移体现出社会在力量壮大之后,要求政府将一部分管理的公共事务交给社会,实现部分权力向权利的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政府公共性 [J].
王振海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3, (03) :4-12
[2]   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 [J].
王乐夫 ;
陈干全 .
社会科学, 2003, (04) :67-74
[4]  
公共行政的精神.[M].(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著;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政府理论.[M].乔耀章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6]  
社群主义.[M].俞可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 著;陈郁等 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