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
被引:26
作者
:
孙广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孙广仁
机构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来源
:
中医研究
|
1997年
/ 05期
关键词
:
藏象/病理生理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
100501 ;
摘要
:
藏象的内涵应涵括“藏”与“象”两个方面,即藏于体内的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解剖形态、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相通应的事物与现象;藏是藏象的主体,其结构是形态性结构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主体性结构的结合;五脏主藏精而为藏的核心,藏象学说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学理论。藏象的概念源于古人的解剖观察;藏的功能的一部分根据其形态结构推理而得,而其复杂的部分则通过整体观察而赋予;藏象概念的确立益于古代哲学思想诸学说的渗透,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精气的概念、源流及结构浅识
[J].
孙广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孙广仁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05)
:23
-27+81
[2]
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再探讨
[J].
刘可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
刘可勋
.
中医研究,
1996,
(03)
:1
-4
[3]
岐黄医道[M].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廖育群著, 1991
←
1
→
共 3 条
[1]
精气的概念、源流及结构浅识
[J].
孙广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孙广仁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05)
:23
-27+81
[2]
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再探讨
[J].
刘可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
刘可勋
.
中医研究,
1996,
(03)
:1
-4
[3]
岐黄医道[M].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廖育群著, 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