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立地条件下胡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

被引:19
作者
曹生奎 [1 ]
冯起 [2 ]
司建华 [2 ]
刘蔚 [2 ]
曹广超 [1 ]
陈克龙 [1 ]
朱锦福 [1 ]
机构
[1] 教育部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胡杨;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水分利用效率; 变化; 极端干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1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研究了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荒漠河岸不同立地条件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ier)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个典型样地中,胡杨叶片δ13 C值在(-25.80±0.05)‰~(-29.19±0.05)‰间变化,均值为(-27.70±0.13)‰;就生长季胡杨叶片δ13 C均值而言,沙丘样地具有最高的δ13 C值,其次为戈壁样地,最低值出现在河岸低地.样地间δ13 C值的差异主要是由样地间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埋深的不同导致的;整个生长季胡杨叶片δ13 C值在样地间表现为2种变化趋势.5个典型样地生长季胡杨水分利用效率在(60.41±0.47)~(95.46±0.47)μmolCO2.(mmolH2O)-1间波动变化,其平均值为(75.69±1.37)μmolCO2.(mmol H2O)-1,从水分利用效率波动范围和平均值可以看出,胡杨是个具有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物种.从河岸低地到河岸沙堆再到戈壁、沙丘,随着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地下水埋深逐渐加深,胡杨逐渐提高了其水分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综述 [J].
曹生奎 ;
冯起 ;
司建华 ;
常宗强 ;
席海洋 ;
卓玛错 .
中国沙漠, 2009, 29 (05) :853-858
[2]   胡杨根系分布特征与根系吸水模型建立 [J].
冯起 ;
司建华 ;
李建林 ;
席海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7) :765-772
[3]   沿土壤水分梯度黄囊苔草碳同位素组成及其适应策略的变化 [J].
陈世苹 ;
白永飞 ;
韩兴国 ;
安吉林 ;
郭富存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4) :515-522
[4]   马先蒿属(Pedicularis L.)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J].
冯虎元 ;
安黎哲 ;
陈拓 ;
徐世健 ;
强维亚 ;
刘光 ;
王勋陵 .
冰川冻土, 2003, (01) :88-93
[5]   荒漠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水分利用效率 [J].
陈拓 ;
冯虎元 ;
徐世建 ;
强维亚 ;
安黎哲 .
中国沙漠, 2002, (03) :87-90
[6]   C3植物碳同位素在旱季和雨季中的变化 [J].
王国安 ;
韩家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4) :43-47
[7]   云南西双版纳片断化热带雨林植物叶片δ13C值的特点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 [J].
渠春梅 ;
韩兴国 ;
苏波 ;
黄建辉 ;
蒋高明 .
植物学报, 2001, (02) :186-192
[8]   中国东北样带草原区植物δC值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J].
苏波 ;
韩兴国 ;
李凌浩 ;
黄建辉 ;
白永飞 ;
渠春梅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6) :648-655
[9]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植物叶片中δ13C值的种间差异及时空变化 [J].
严昌荣 ;
韩兴国 ;
陈灵芝 ;
黄建辉 ;
苏波 .
植物学报, 1998, (09) :76-82
[10]   植物碳同位素分馏作用与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J].
李相博 ;
陈践发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3)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