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决定因素的计量分析

被引:16
作者
王金明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胀预期; 菲利普斯曲线; 合成指数;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2.04.008
中图分类号
F822.5 [通货膨胀];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就我国总需求因素、货币因素和生产成本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计量研究。通过测算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本文认为产出缺口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总需求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拉动效应在减小。本文选择了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的货币因素和产品购进价格因素,利用NBER方法分别计算合成指数,并将得到的合成指数与反映工资成本的指标共同引入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货币因素和生产成本对物价具有显著的推动效应。因此,本文认为,在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产品购进价格尤其是工资成本的上升是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决定性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 [J].
黄益平 ;
王勋 ;
华秀萍 .
金融研究, 2010, (06) :46-59
[2]   国际石油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周期波动关系 [J].
李成 ;
王彬 ;
马文涛 .
统计研究, 2010, 27 (04) :28-36
[3]   中国通货膨胀是工资成本推动型吗?——基于超额工资增长率的实证研究 [J].
范志勇 .
经济研究, 2008, (08) :102-112
[4]   Markov区制转移模型与我国通货膨胀波动路径的动态特征 [J].
龙如银 ;
郑挺国 ;
云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0) :111-117
[5]   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短期波动影响和长期均衡关系分析 [J].
刘金全 ;
张文刚 ;
刘兆波 .
中国软科学, 2004, (07) :39-44
[6]  
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M]. 吉林大学出版社 , 董文泉等[著], 1998
[7]  
Automatic leading indicators versus macroeconometric structural models: A comparison of inflation and GDP growth forecasting[J] . Duo Qin,Marie Anne Cagas,Geoffrey Ducanes,Nedelyn Magtibay-Ramos,Pilipinas Qui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 2008 (3)
[8]  
Money, Prices, Interest Rates and the Business Cycle[J] .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1996 (1)
[9]  
Inflation Theory 1963-1975: A "Second Generation" Survey[J]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1977 (4)
[10]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J] . Milton Friedma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