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村落空间分异的三种典型模式及比较——以蒋巷、坞坵、树山三村为例

被引:5
作者
王镜均 [1 ]
王勇 [1 ,2 ]
李广斌 [3 ]
机构
[1]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英国南威尔士大学
[3] 苏州科技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系
关键词
乡村空间; 空间分异; 分异机制; 苏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1990年代以来,在市场和政府两大分异机制的交互作用下,苏南乡村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初步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模式:工业导向下的公司型村庄、农业导向下的农场型村庄和旅游导向下的休闲型村庄。以苏州市蒋巷村、坞蚯村、树山村为案例,分析这三种模式的特征及其机制。认为,村企互动、能人效应是形成公司型村庄的决定性力量;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和政府诱导性政策是农场型村庄形成的主导力量;而市场力量驱动是休闲型村庄形成的主导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