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层

被引:22
作者
穆恩之
尹集祥
文世宣
王义刚
章炳高
机构
关键词
地层单位; 页岩互层; 灰岩; 层位对比; 西藏南部; 珠穆朗玛峰地区; 植物化石; 日喀则群; 笔石动物群; 化石层; 生物层; 肉切村群; 下奥陶统; 黑色页岩;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地区系指亚东以西,吉隆以东,雅鲁藏布江以南的我国境内广大地区。于1966年~1968年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在地层古生物方面,也同其它学科一样,获得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在这个地区首次发现了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并对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作了较详细的分层工作,从而初步建立了珠峰地区比较完整的地层系统。由奥陶系至老第三系厚达一万米的海相地层,大多是连续沉积的。化石非常丰富,计有钙藻、植物、孢粉、有孔虫、放射虫、珊瑚、方锥石、层孔虫、苔藓虫、水螅类、腕足类、腹足类、鹦鹉螺、菊石、箭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36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西藏希夏邦马峰地区岩石绝对年龄数据的测定 [J].
李璞 ;
戴橦谟 ;
张梅英 ;
洪阿实 .
科学通报, 1965, (10) :925-926
[2]   西藏定日海相三迭纪地层 [J].
顾庆阁 .
地质论评, 1965, (04) :25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