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12
作者
窦永起
杨明会
刘毅
王炜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作用机制; 中医疗法; 抑颤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 (PD)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 6 羟基多巴诱发法建立大鼠PD模型 ,通过随机分组 ,观察抑颤汤对PD大鼠行为特征的影响 ;采用脑组织液微透析技术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外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双侧脑组织M、DA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变化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黑质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抑颤汤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P <0 0 1) ;抑颤汤组PD大鼠损毁侧脑组织透析液中 3,4 二羟基苯酸 (DOPAC)、高香草酸(HVA)、多巴胺 (DA)、5 羟色胺(5 HT)水平以及脑组织DA和M受体最大结合量 (Bmax)和亲和常数 (KD)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5 )。病理学观察见抑颤汤组大鼠受损侧脑黑质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 ,且神经元体积较饱满 ,结构较清晰 ,细胞内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接近正常。结论 抑颤汤能减轻PD模型大鼠脑黑质细胞的受损程度 ,促进其修复 ,改善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分泌功能 ,提高脑组织中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含量 ,刺激PD模型大鼠受体系统 ,使DA、M受体的亲和力和敏感性提高 ,从而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674 / 67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临床对照观察 [J].
杨明会 ;
窦永起 ;
刘毅 ;
赵冠英 ;
罗毅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05) :256-257
[2]   6-羟基多巴诱发偏侧帕金森病样大鼠模型的制作和特征 [J].
薛毅珑 ;
罗芸 ;
崔忻 ;
齐增飞 ;
高军茂 ;
王振福 .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9, (03) :6-8
[3]   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液相色谱测定法附视频 [J].
程兰英 ;
郑肖钊 ;
王叶 ;
徐亚平 .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2, (S1) :219-223
[4]  
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包新民;舒斯云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5]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