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12
作者
吴彦艳 [1 ,2 ]
赵国杰 [2 ]
丁志卿 [3 ,4 ]
机构
[1] 哈尔滨商业大学
[2]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3] 东北林业大学
[4] 南开大学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利用外资; 优惠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吸收外商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外资的参与,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利用外资政策也不断面临困境和挑战,如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外资投向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不合理、对外资的优惠政策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等,需进行适时的战略调整。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求我国政府必须积极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利用其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首先是改变以往引资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通过市场竞争诱导外资的技术投入;其次是强化政策手段对外资利用的产业导向和地区导向;第三,将优惠政策向创造良好的竞争秩序和投资环境转变。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政府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其宗旨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和贸易往来,吸收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吸收外商投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具体的发展历程可以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8~1991年这一阶段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一系列利用外资的重大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1979年7月,我国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利用外资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同年8月,国务院设立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1984和1985年进一步开放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开放区,1988年将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展到北方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逐步构建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梯度式开放格局。其中,1986年制定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这一时期是利用外资政策出台比较密集的阶段,由于中国多年封闭的原因,导致当时外商对我国的投资环境不熟悉,对外资政策心存疑虑,很多企业不敢贸然进行投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这一时期的外资政策以提供"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为主,且优惠水平比较高。在所得税方面,对外资企业实行了"免二减三"政策。在工商统一税和关税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享受远高于国内企业的减免税优惠,在进口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演变与中国的外资政策调整 [J].
赵蓓文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05) :8-13+87
[2]   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 [J].
徐瑞娥 .
经济研究参考, 2007, (71) :40-45
[3]   论我国的外资政策和投资环境 [J].
焦泉 .
现代经济探讨, 2007, (12) :79-82
[4]   市场竞争、东道国引资政策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 [J].
谢建国 .
经济研究, 2007, (06) :87-97+130
[5]   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的理性思考 [J].
韩彩珍 .
中国外资, 2007, (05) :28-30
[6]   当前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J].
熊琼 .
世界经济研究, 2007, (02) :69-69
[7]   我国经济增长进程中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研究 [J].
张强莉 ;
任晶晶 .
经济纵横, 2006, (10) :2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