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角度的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分析

被引:15
作者
刘文明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吉林省; 耕地; 可持续; 农户;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3.010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农户是耕地利用的微观主体,其行为直接影响耕地的质量与产出。近年来,吉林省耕地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从农户对耕地的利用方式角度出发,从资源开发方式、耕作方式、生产资料投入方式来分析其经济行为的特征,找出其问题根源,并提出优化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小农与经济理性[J]. 林毅夫.中国乡村发现. 2016(05)
  • [2] 不同耕作模式对东北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任玲
    吴景贵
    吕东波
    张永刚
    孙继梅
    李喜彦
    [J].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41 (02) : 50 - 55
  • [3]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梁卫
    袁静超
    张洪喜
    闫孝贡
    刘剑钊
    蔡红光
    沙洪林
    迟畅
    任军
    [J].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41 (02) : 44 - 49
  • [4] 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郭庆海
    [J]. 玉米科学, 2011, (05) : 128 - 133
  • [5] 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高明
    [J]. 经济纵横, 2004, (07) : 15 - 17+11
  • [6] 农民行为的均衡与失衡
    邓大松
    [J]. 经济研究参考, 2002, (79) : 33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