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段中生界圈闭新认识与勘探思路

被引:7
作者
罗春树 [1 ]
杨金华 [1 ]
李江海 [1 ]
蔡振忠 [1 ]
张耀堂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北隆起; 却勒—玉东地区; 构造特征; 地层圈闭;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7.02.022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塔北隆起西段发育典型的三层构造层:古生界构造层发育寒武—奥陶系潜山;中生界构造层发育披覆背斜,由差异压实作用引起的小型正断层使披覆背斜成为断背斜;位于库木格列姆群(E1-2km)膏盐层之上的新生界构造层以滑脱褶皱和冲断层为特征。本文认为,该区的中生界勘探应当放弃构造勘探的模式,立足于岩性勘探和小型的披覆构造及断背斜勘探。在该区应正确识别地震剖面上因上覆膏盐层影响而造成的大量构造假象,并结合中生界沉积相、沉积微相研究及区域构造应力场、构造变形特征分析,寻找可靠的地层圈闭。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29+234+244+125 +2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西南天山山前的晚新生代构造与地震活动 [J].
陈杰 ;
丁国瑜 ;
Burbank ;
D.W. ;
Scharer ;
K. ;
Rubin ;
C. ;
Sobel ;
E. ;
曲国胜 ;
沈军 ;
尹金辉 ;
赵瑞斌 .
中国地震, 2001, (02) :34-55
[2]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J].
孙龙德 ;
李曰俊 ;
宋文杰 ;
田作基 ;
王国林 ;
邬光辉 .
地质科学, 2002, (S1) :1-13
[3]   塔北地区变形样式及其分布规律 [J].
张光亚 ;
陈发景 ;
汪新文 .
地球科学, 1994, (06) :755-768
[4]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salt tectonics driven by prograda-tion. Ge H,Jackson M P A,Vendeville B 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7
[5]   库车前陆褶皱带盐相关构造样式 [J].
汤良杰 ;
贾承造 ;
皮学军 ;
陈书平 ;
王子煜 ;
谢会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38-46
[6]   前陆区盐层对盐上盐下层构造高点的控制及石油地质意义 [J].
陈书平 ;
汤良杰 ;
贾承造 .
地球科学, 2003, (03) :297-300
[7]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褶皱──冲断构造分析 [J].
贾东 ;
卢华夏 ;
蔡东升 ;
陈楚铭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01) :1-8
[8]   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缘白垩系储层沉积相研究 [J].
朱玉新 ;
郭庆银 ;
邵新军 ;
宋文杰 ;
付建奎 ;
李东明 .
古地理学报, 2000, (04) :64-71
[9]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负反转构造成因机制探讨 [J].
何文渊 ;
李江海 ;
钱祥麟 ;
郭召杰 .
地质科学, 2001, (02) :234-240
[10]   塔北地区海西晚期逆冲─走滑构造与含油气关系 [J].
魏国齐,贾承造,姚慧君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2) :96-1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