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中儿茶酚胺类体液物质及毛囊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刘里远,郝春杰,樊景禹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学系
关键词
皮肤;经络;针刺;儿茶酚胺;毛囊;HPLC;放射自显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4.1 [经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针刺穴位两端经络线上施加各种因素,观察了对针刺效应的影响,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生化分析和形态定位。结果表明,拔除经线毛囊和切断经线皮肤都可以明显地阻断针刺效应,而向皮肤经线切口中滴加液体则能明显地改变再针刺效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到针刺可以使经线皮肤循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其含量明显高于没有针刺的经线。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到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布有明显的纵形线性特征、集中团片状分布特征及与经络相关性。另外,针刺仍可使拔除毛囊的皮肤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但针效却发生了相反的变化。结合a受体阻断剂可以局限地作用于经线上,阻断循经感传和针刺效应,提出了针刺使经线皮肤释放儿茶酚胺物质及其同毛囊的相互作用是经络感传和针刺效应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络的重要本质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34 / 540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