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CO2升高对土壤碳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22
作者
曹宏杰 [1 ,2 ,3 ]
倪红伟 [2 ,3 ]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
[2] 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3]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CO2升高; 碳循环; 碳输入; 碳输出;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3.11.014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据估计,全球土壤(表层1 m)有机碳积累总量相当于大气中碳总量的2~3倍。土壤是温室气体的源或汇,土壤碳库的变化将影响大气CO2的浓度,因此,土壤碳库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也是全球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大气CO2升高导致植被生态系统碳平衡的改变进而对土壤碳循环产生影响。总结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主要生物学机制及过程,简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影响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各因素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NPP)显著增加,但湿地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也有可能降低;2)光合产物向根系分配的数量增加,地上/地下生物量降低,根系形态发生变化,根系周转速率和根系分泌等过程的碳流量提高;3)植物含氮量降低,C/N提高,次生代谢产物增加,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植物残体分解速率降低;4)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增加,提高幅度受植物类型与土壤状况的影响;5)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及分泌物的数量和性质影响土壤酶的活性,脱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增加,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受植物类型与环境条件的影响;6)土壤中真菌的数量的增加幅度要高于细菌;7)CH4释放量增加,在植物的生长期表现更为明显。由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复杂性,研究结果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气CO2浓度升高与全球变化的其它表现间的交互作用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同时由于土壤碳循环是一个由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因此,加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微生物机制研究也将为全面理解碳循环的过程提供更加准确的研究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846 / 18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CO浓度升高和氮输入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CO排放研究 [J].
赵光影 ;
刘景双 ;
王洋 ;
窦晶鑫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02) :220-224
[2]   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肥施用对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J].
赵光影 ;
刘景双 ;
王洋 ;
窦晶鑫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1) :38-41
[3]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草本植物生长的影响 [J].
石冰 ;
王开运 ;
邹春静 ;
孟红娜 ;
马金妍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5) :15-16
[4]   CO2浓度升高对小麦秸秆性质、数量及其分解的影响 [J].
陈春梅 ;
谢祖彬 ;
朱建国 ;
窦森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6) :1-5
[5]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和稗草根系生长的影响 [J].
朱春梧 ;
曾青 ;
朱建国 ;
谢祖彬 ;
黄文昭 ;
陈改苹 ;
陈春梅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1) :1-4
[6]   土壤微生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J].
罗艳 .
生态环境, 2003, (03) :357-360
[7]   水稻生长及其体内C、N、P组成对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高和N、P施肥的响应 [J].
谢祖彬 ;
朱建国 ;
张雅丽 ;
马红亮 ;
刘钢 ;
韩勇 ;
曾青 ;
蔡祖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223-1230
[8]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J].
徐国强 ;
李杨 ;
史奕 ;
黄国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358-1359
[9]   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土壤系统地下部分碳流通的影响 [J].
郑凤英 ;
彭少麟 ;
李跃林 .
生态学杂志, 2002, (03) :57-60
[10]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J].
王为民 ;
王晨 ;
李春俭 ;
林伟宏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4) :676-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