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北部原油有机地化特征与成因类型

被引:12
作者
鹿洪友
肖贤明
刘中云
高喜龙
郭汝泰
王建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营凹陷北部; 原油成因类型; 生物标志物; 单体烃碳同位素;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3.04.02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凹陷北部油气藏分布范围广 ,储集层位多。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 ,通过对典型原油样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原油饱和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原油可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类型Ⅰ :Pr/Ph介于1.0~ 1.3;Pr/nC17介于 0 .4 0~ 0 .80 ;Pr/nC18介于 0 .4 0~ 0 .6 0 ,伽玛蜡烷指标 <0 .10 ,Ts/Tm介于 0 .80~ 1.30 ,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较重 ;类型Ⅲ :Pr/Ph介于 0 .80~ 0 .30 ;Pr/nC17介于 1.0~ 0 .6 0 ;Pr/nC18介于 2 .0~ 1.0 ;伽玛蜡烷指标 >0 .4 0 ;Ts/Tm介于 0 .4 0~ 0 .70 ;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分布较轻。类型Ⅱ原油上述指标介于类型Ⅰ与类型Ⅲ之间。这三类原油的地质分布也具有一定特点。第Ⅲ类原油分布最广 ,在利津—民丰生油洼陷周围均有分布 ,类型Ⅱ与类型Ⅰ原油主要分布在民丰洼陷周围。成果为该区油气藏成因与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07 / 7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八面河低成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和研究
    张林晔
    洪志华
    廖永胜
    王铁冠
    黄第藩
    董爱正
    宋孚庆
    [J].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6) : 73 - 76
  • [2] 不同沉积环境生成的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赵孟军,黄第藩
    不详
    [J]. 石油实验地质 , 1995, (02) : 171 - 179
  • [3] 中国几个盆地原油轻烃单体和正构烷烃系列分子碳同位素研究
    张文正
    裴戈
    关德师
    程坤芳
    [J]. 地质论评, 1993, (01) : 79 - 88
  • [4] 低熟油生成机理及成油体系[M]. 地质出版社 , 张林晔,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