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人扁桃体淋巴细胞诱生免疫干扰素的效用
被引:4
作者:
徐志工
郑玲莉
杨嗣坤
吴玉梅
田野苹
田京慧
叶天星
王著禄
易杨华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免疫学研究组
[2]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植物化学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扁桃体细胞;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短小棒状杆菌;
D O I:
10.16781/j.0258-879x.1986.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手术切除的正常儿童扁桃体,经抗生素杀菌后,制成1×10~7分散的细胞悬液,不加或加1~2种诱生剂,单独或混合培养2~3日后,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上清液中的干扰素效价及干扰素类型。结果证明人扁桃体细胞单独培养不加任何诱生剂,可自发产生IFN-γ。加中国商陆皂甙(ES)或其单体及美州商陆(PWM)皆可诱生出IFN-γ,后者比前者效价高。以PWM及莨菪硷联合诱生者与单以PWM诱生者效价无差别,但以PWM加短小棒状杆菌(C。P)疫苗或以PWM加刀豆素A(Con-A)诱生者反比单独以PWM诱生者效价低。人扁桃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加或不加中国商陆皂甙或PWM均可诱生IFN-γ,但加PWM诱生的效价略高。文内讨论了上列各法诱生IFN-γ效价差异的可能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4+323
+32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