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地区印支期以来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意义

被引:15
作者
刘新民 [1 ]
郭战峰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东南; 逆冲推覆构造; 对冲; 构造样式;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6.01.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区域地震大剖面及MT资料,结合地面地质调查成果,对鄂东南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及典型构造样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发育以基底岩系顶面和志留系顶面为主滑脱面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并识别出双重逆冲构造、叠瓦状构造、台阶式结构、对冲构造及反冲断层等典型构造样式;同时对上下地质结构的变异进行了探讨,提出志留系滑脱层之下的“原地体”具有变形相对较弱、褶皱宽缓开阔的特点,在后期拉张改造中受到上盘“异地体”的保护,应是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双重逆冲构造内部发育的断层相关褶皱(如随阳构造)是重点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湖南桑植—石门复向斜走廊剖面构造特征分析 [J].
郭建华 ;
朱美衡 ;
刘辰生 ;
刘学锋 ;
张或丹 ;
王明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2) :215-222
[2]   渝东构造样式分析与成因解析 [J].
徐政语 ;
李大成 ;
卢文忠 ;
林舸 ;
刘池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1) :15-22
[3]   皖南江南陆内造山带的基本特征与中生代造山过程 [J].
朱光 ;
刘国生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2) :103-111
[4]   雪峰山陆内造山带的构造特征与演化 [J].
丘元禧 ;
张渝昌 ;
马文璞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4) :73-84
[5]   湖北嘉鱼-咸宁地区深部地质构造及成矿远景区的认识 [J].
周懋汉,武圣华 .
湖北地质, 1996, (02) :81-94
[6]   中、下扬子区古生代盆地基底拆离式改造与油气领域 [J].
丁道桂 ;
朱樱 ;
陈凤良 ;
刘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1, (04) :376-386
[7]   鄂东南多层次滑脱拆离及其与桐柏-大别山滑脱拆离的对接关系 [J].
朱志澄 ;
马曹章 ;
杨坤光 .
地球科学, 1989, (01) :19-27
[8]  
逆冲推覆构造[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朱志澄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