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生物滞留池强化径流雨水中的氮磷去除研究

被引:26
作者
许萍 [1 ]
黄俊杰 [1 ]
张建强 [2 ]
张雅君 [1 ]
机构
[1]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生物滞留; 氮; 磷; 组合填料; 淹没区深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改善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考察了不同组合填料和淹没区深度分别对总磷和硝酸氮的影响,找出最优工况,采用小试实验研究优化后的模拟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最优工况是选择麦饭石组合填料,设置淹没区深度为35 cm。经优化后的模拟生物滞留装置在7场模拟降雨实验中,对COD、NH4+-N、NO3--N、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68.65%82.86%、73.47%91.69%、29.35%74.56%、58.66%74.88%和78.37%93.90%。该装置对模拟径流中的污染物去除稳定,适合应用于道路滞留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生物滞留介质类型对径流雨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J].
郭娉婷 ;
王建龙 ;
杨丽琼 ;
李恕艳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39 (03) :60-67
[2]   生物滞留设施对地表径流中磷去除效果的研究述评 [J].
李海燕 ;
罗艳红 ;
马玲 .
中国水土保持, 2014, (06) :26-31+69
[3]   深圳市道路径流雨水典型污染物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J].
孙昆鹏 ;
许萍 ;
张雅君 ;
李俊奇 ;
宫永伟 .
市政技术, 2014, 32 (03) :125-128
[4]   生物滞留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的重要问题探讨 [J].
孟莹莹 ;
陈建刚 ;
张书函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24) :20-24+38
[5]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J].
李俊奇 ;
向璐璐 ;
毛坤 ;
李宝宏 ;
李海燕 ;
车伍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0) :129-133
[6]   城市降水径流的污染来源与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J].
李立青 ;
尹澄清 ;
何庆慈 ;
孔玲莉 .
水科学进展, 2006, (02) :288-294
[7]   河道滞留塘系统对污染河水中氮磷的去除特性 [J].
朱铭捷 ;
胡洪营 ;
何苗 ;
管运涛 ;
张建 .
生态环境, 2006, (01) :11-14
[8]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对道路径流中氮磷的控制效果研究及应用[D]. 罗艳红.北京建筑大学. 2013
[9]  
Nitrate and Phosphate Removal through Enhanced Bioretention Media: Mesocosm Study[J] . Palmer,Eric T,Poor,Cara J,Hinman,Curtis,Stark,John D.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 2013 (9)
[10]  
Optimising nitrogen removal in existing stormwater biofilters: Benefits and tradeoffs of a retrofitted saturated zone[J] . Yaron Zinger,Godecke-Tobias Blecken,Tim D. Fletcher,Maria Viklander,Ana Deleti?.Ecological Engineering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