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效率、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内生发展的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被引:45
作者
赵红军 [1 ]
尹伯成 [2 ]
孙楚仁 [1 ]
机构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交易效率; 城市化; 工业化; 中国经济发展; 一般均衡模型;
D O I
10.13821/j.cnki.ceq.2006.03.01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将交易效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交易效率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基本理论预言,并运用因素分析计量方法提取出代表中国1997至2002年的交易效率指数,检验这一理论设想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显示,交易效率的改进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好的支撑,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却不显著,这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政府推动型的,而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则更多地表现为市场推动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41 / 1066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2) : 44 - 55+206
  • [2] 发展经济学.[M].杨小凯著;张定胜;张永生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 [3] 工业区位论.[M].(德)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著;李刚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 [4]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英)A.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